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师资队伍 > 研究生导师 > 校外导师 > 正文

戴仕宝

2018年03月26日 08:38  点击:[]

 

一、基本信息

戴仕宝(1970.4-),男,安徽芜湖人,博士,教授。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党总支书记,安徽省教学名师、地理学安徽省“双一流”建设国内一流学科方向带头人、安徽省空间遥感协会常务理事,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,参加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,主持省级科研项目4项,主持和参与国家级、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2项,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。

研究领域与方向:自然地理学及GIS应用。

主讲课程:自然地理学、地理信息系统导论、地理科学专业导论。

办公地点:安徽省滁州市滁州学院地信楼D309书记办公室

电话:0550-3519977

邮箱:shibaodai@163.com

二、学习工作经历

1.1997.7-,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,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及科研工作,历任地理系副主任、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院长,现任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总支书记。

2. 2003.9-2006.6: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,获自然地理学专业(理学)博士学位。

3. 1994.9-1997.6:吉林省长春科技大学(现并入吉林大学)应用地球化学专业学习,获工学硕士学位。

4. 1988.9-1990.6:滁州师范专科学校地理教育专业学习

三、主要研究项目、研究成果获奖情况

l主要科研项目

1.长江来沙锐减背景下河口口门区冲淤调整的初步研究,课题号:40576043,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,2006-2008,参与。

2.面向地貌形态模式识别的地形空间关系研究,课题号41571398,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,2016-2019,参与。

3. DEM地形描述误差的区域差异性研究,课题号41001301,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,2011-2013,参与。

4.流域来沙锐减背景下长江干流安徽段河道演变研究,课题号KJ2008B266,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,2008-2009,主持。

5.三峡水库运用初期长江河道安徽段的冲淤响应,课题号2005jq1129,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,2005-2007,主持。

6.滁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,课题号98JL056,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,1998-2000,主持。

7.江淮分水岭区域综合地图集编制,课题号SK2015B28,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“江淮分水岭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”重点委托项目,2015-2017,主持。

8.江淮分水岭地区塘坝系统与土地利用耦合机制研究,课题号KJ2013Z246,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,2013-2015,主持。

9.农用地内现有农村宅基地非常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项目,政府专项委托课题,2017年,600万元,参与。

10.地理学安徽省国内一流学科,2017-2020,学科方向带头人。

l主要教研项目

1.地理信息系统第四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,项目编号TS1Z249,2009-2014,项目执行负责人。

2.地理信息科学首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,项目编号ZG0242,2014-2018,主持。

3. GIS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,安徽省教育厅本科质量工程项目,2011-2014,主持。

4.基于小学期的GIS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,项目编号2012jyxm528,安徽省教育

厅重点教研项目2012-2013,主持。12

l代表性学术论文

1.Dai, S.B., Lu, X.X.. Sediment load change in the Yangtze River (Changjiang): A review. Geomorphology,2014,215:60-73 (SCI).

2.Dai, S.B., Lu, X.X.. Sediment deposition and erosion during the extreme flood event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.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, 2010,226:4-11(SCI).

3.Dai S. B., Yang S. L., Li M.. Sharp decrease in suspended sediment supply from China’s rivers to the sea: Anthropogenic and natural causes. Hydrological Science Journal, 2009,54(1):135-146(SCI).

4.Dai S. B., Yang S. L., Cai A. M.. Impacts of dams on the sediment load of the Pearl River, southern China. Catena,2008, 76:36–43 (SCI).

5.Dai S.B., Yang S.L., Lu X.X., Cai A.M. A preliminary estimate of human and natural contribution to the sediment decline from the Yangtze River to the East China Sea.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, 2008, 186 :43-54 (SCI).

6.Dai Shi-bao, Shi-lun Yang, Jun Zhu, Ang Gao, Peng Li. The role of Lake Dongting in regulating sediment budget of the Yangtze River.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, 2005, 9(6):692-698(SCI).

7.C.Wang, S.B. Dai, L.S. Ran, L. Jiang and W.T. Li. Contribution of River Mouth Reach to Sediment Load of the Yangtze River, Advances in Meteorology, 2015.4(SCI,通讯作者)

8.戴仕宝,杨世伦,蔡爱民.51年来珠江流域输沙量的变化.地理学报,2007, 62(5):545-554.

9.戴仕宝,杨世伦,李鹏.长江干流河道对流域输沙的调节作用.地理学报,2006, 61(5):461-470.

10.戴仕宝,杨世伦.近50年来长江水资源特征变化分析.自然资源学报,2006,21(4):1-6.

11.戴仕宝,杨世伦,赵华云,李明.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初期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响应.泥沙研究,2005,(5):35-39.

12.戴仕宝,杨世伦,郜昂,刘哲,李鹏,李明.近50年来中国主要河流入海泥沙变化.泥沙研究,2007,2:49-58.

l主要奖项

1.教学成果二等奖,安徽省教育厅,2001。

2.教学成果三等奖,安徽省教育厅,2008。

3.教学成果三等奖,安徽省教育厅,2010。

4.教学成果二等奖,安徽省教育厅,2012。

5.教学成果二等奖,安徽省教育厅,2015。

上一条:张连贵 下一条:张福浩